close

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

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是山達基教會在1969年創立,以調查和揭露精神病學違反人權的情況,並且掃蕩心理治療的領域。其宗旨是:讓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重新受到法律的規範,確保他們犯法、虐待的惡習與意識形態被禁止,並且廢除他們不勞而獲的經費,以維護世界的安全,從而恢復心靈健康領域之人權。

March 1, 2007

關於精神病學在健康照護方面的毀滅衝擊之報告與建議事項
前言 
操控醫學
第一章 
好生意,爛醫學
第二章 
精神病學與醫學的對抗
第三章  要往什麼方向走?

如欲引用本文內容,請聯絡版主徵詢同意

  精神病學的詐騙  顛覆醫學                                

前言  操控醫學

    在1998年,精神科醫師艾倫萊許納(Alan I. Leshner),前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所長提到:「我相信在今日,你們這些醫師們如果拒絕開立S.S.R. I. [專一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新型的抗憂鬱劑]來治療憂鬱症,就應該被關到牢裡。我同時相信從現在開始五年內,如果你們不以我們正在研究的藥物來治療毒癮者,就應被關進監獄。」1

    為何一個醫師拒絕開立抗憂鬱劑來治療憂鬱症,就應該被監禁呢?

    我曾對數百名醫師與數千名病患演說過,同時促成揭發了許多精神病學違背人權的案例。然而,直到最近我才想到醫師們的權利可能也受到攻擊了。

    許多基層照護的醫師們已承認,有許多的身體狀況可以導致情緒與行為上的問題,而且最需要的是先檢查這些身體狀況。由於這樣而依賴抗憂鬱劑來壓抑情緒的症狀,卻不先尋找以及矯正一個可能潛在的身體疾病;只會給予病人一劑化學毒品,卻坐視其身體疾病惡化。

    如果基層照護醫師或家庭醫師正確地診斷並治癒這類身體疾病,而不用影響精神的藥物就結束憂鬱,這將會如何呢? 那個醫師會被控非品格或甚至被控告與監禁,只因為沒有開立抗憂鬱劑的「醫療疏失」嗎?

    你會說,這太瘋狂了吧?不會發生吧?或許吧。一個好的醫師可能因為執行有道德的醫療而被控訴為違反道德的時日似乎已經到來。今日,一個醫師、專科醫師或其它醫師,可能會因從事正統的、有效的與診斷性的醫療而被批評、恫嚇,並且被視為異端。

    這份資訊是提供給醫師們,尤其是那些想要從事非精神科的醫療、受到最崇高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以關懷為目標所驅使、以及那些想要儘他們所能以照顧人們的健康為職志的醫師們。 

    只要精神病學干涉之處,它就會對確定力、自尊、榮譽、勤勉、積極、人格完整、心靈平靜、幸福與理性具極大的破壞性。這些是我們必須為所有病人,同時也為所有的醫師們努力爭取保留的特質。

國際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 總裁

珍 伊斯特蓋(Jan Eastgate

◆ 今日,一個醫師、專科醫師或其它醫師,可能會因從事正統的、有效的與診斷性的醫療而被批評、恫嚇,並且被視為異端。

第一章  好生意,爛醫學

◆ 馬修史密斯在他的學校被強迫服用精神科興奮劑。在他14歲的時候,他死於心臟病發作,而其死因是他所用的興奮劑。廣泛的行銷已經使越來越多小孩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這種從未被臨床證實的疾病。

    馬修史密斯(Matthew Smith)七歲的時候,在學校被診斷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他的父母被告知說他必須服用一種興奮劑來幫助他集中注意力。雖然剛開始他的父母不願接受這處置,但他們被告知說若是不服從,他們將以忽略兒子的教育及情緒需求被刑事控告。父母在壓力下屈服了。

    在2000321日 ,馬修在溜滑板時死於心臟病。法醫證實馬修的心臟上呈現明顯小血管傷害的徵象,是由像是安非他命之類的興奮劑所造成的,而於是下結論說他是死於長期使用該處方。

    儘管精神病學宣稱並不是那樣子,開古柯鹼類的藥物處方給全世界小孩的這種做法,絕非讓人信服的科學。

    在1998年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會議上,全球主要的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支持者不得不下此結論:沒有任何資料證實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是一種大腦的功能障礙。會議中承認「對於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成因,我們的了解大部分仍只是猜測」。

    多米尼克利其歐(Dominick Riccio )是國際精神病學暨心理學研究中心的執行長,他說:「他們必須向我出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的症狀與任何腦部化學物質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他們已經嘗試証實過多巴胺假說。他們也嘗試証實血清素假說。但是那些都沒有任何因果關係。」2

    根據受人崇敬的費城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威廉凱瑞(William Carey)所言:「在目前的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症狀規定下,只要某些令人困擾的行為模式存在,以及符合其他的判斷標準時,即可以下診斷,而事實上忽略了這些行為通常可能是正常的。」3

    《Prescriptions for Disaster(處方成大災難)》一書的作者湯瑪士摩爾(Thomas Moore)警告,目前像利他林這類藥物的使用,使得一整個世代的孩童被籠罩在驚人的危險之中。他說,此種藥物被用來作「短期的行為控制-而不是去降低任何對孩童健康方面可證明出來的危險。除了護理之家以及精神療養院外,如此大規模對人類行為所作的化學控制,還不曾在我們的社會中進行過。」

    精神科醫師認為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來源是一種化學失衡。然而華倫斯丁(Elliot Valenstein)博士說:「目前沒有可用的測試來評估一個活人的腦部化學狀態。」4哈佛醫學院的葛藍姆倫(Joseph Glenmullen)提到:「像這種化學失衡以為被找到的例子,每一個在稍後皆被証實為錯誤的。」5

    2004年,精神科醫師道格拉斯馬爾(M. Douglas Mar)揭穿腦部掃瞄有助於診斷心理疾病的理論,他提到:「並沒有科學上的基礎支持這些說法(使用腦部掃描來作精神科之診斷) 。」6德州西南醫學中心核子醫學部的麥可戴維斯(Michael D. Devous)醫師同意:「根據掃描來作一個正確的診斷簡直是不可能。」7醫學博士科伯特(Ty C. Colbert)2001年進一步說:「跟所有其他心理疾病一樣,對於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並沒有生物學上的試驗或是生物學上的標記。」8

危險的藥物作用

    針對所謂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或其他學習障礙所開立的心智改變藥物,有許多的健康上的危險以及其他的矛盾點。根據《醫師桌上參考指引(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 Guide)》這本教科書,使用利他林(Ritalin)來「治療」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會導致心跳速率與血壓增加。在20018月,《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美國醫學協會期刊)》重申此利他林(Ritalin)作用非常類似古柯鹼。

    長期有害的副作用也許會在持續服用或者停用數年後出現。 「此藥物對生長激素的負面影響是如此的常見而且可預測,以致於可以被用來測量此興奮劑在兒童體內是否具有活性。」「甚至兒童的性成熟發展會遭損害。」9

    根據《The Hyperactivity Hoax(過動症的騙局)》一書的作者,神經病學及精神科醫師西尼華克(Sydney Walker, III)所述:「雖然研究顯示此藥物(利他林,甲基芬尼特)也許只是一種微弱的致癌物,但是使數百萬兒童的未來增加致癌機會-即使只有一點點,這就不能等閒視之。最近另一份報告警告,[利他林(Ritalin)]可能對心肌層(構成心臟壁層大部分的厚肌肉層)有持續累積的效應。」全世界數百萬名兒童及青少年也正在服用專一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類的抗憂鬱劑。在2003年,英國醫療管理單位舉證自殺的危險性,而警告醫師們不要再開立SSRI(專一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類的抗憂鬱劑給18歲以下病患。在200410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下令放置一個「黑框框」在SSRI(專一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藥物的瓶罐上,警告其潛在的自殺危險。然而,所有的精神科藥物將兒童置於他們生命的危險中,而這應該被禁止。

    藉由接受精神病學的診斷及治療系統,當那個系統的失敗變得愈來愈明顯時,一般醫學本身也會面臨危險及爭議。

◆ 馬修史密斯在他的學校被強迫服用精神科興奮劑。在他14歲的時候,他死於心臟病發作,而其死因是他所用的興奮劑。廣泛的行銷已經使越來越多小孩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這種從未被臨床證實的疾病。

◆ 「除了精神療養院外,如此大規模對人類行為所作的化學控制,還不曾在我們的社會中進行過。」-湯瑪士摩爾(Thomas Moore)

第二章  精神病學與醫學的對抗

◆ 在1808年,喬漢雷爾(Johann Reil)創造「精神病學(psychiatry)」這個字。在1800年晚期,埃默克萊普林(Emil Kraepelin)發展出一個武斷的心理「疾病」分類系統。精神病學並沒有較「鎮靜椅」有更多的進展。

    雖然佛喬(Virchow)在1858年出版的《Cellular Pathology as Based upo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Histology (以生理和病理組織學為基礎的細胞病理學)》確立了醫學的科學地位,但是精神病學直到1950年代都還是在摸索殘酷的治療,並且對於心理健康缺乏任何系統化的研究方式。缺乏一套心理問題方面同等的診斷系統,是促成精神病學聲譽不佳的主因。

    世界衛生組織(WHO)1948年所制定的第六版國際疾病分類(ICD)中首次將精神失調納入,1952年在美國所出版的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 (DSM),是首次嘗試創造系統化診斷的表象。這政治性投票所做出的結果是一套與過去任何醫學有極度差異的分類。在眾多的差異中,最顯著的是這個新的DSM(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只是致力於症狀的診斷與分類,而非疾病。同時,這些診斷中沒有一項有客觀的科學證據。

    精神科醫師大衛凱薩(David Kaiser)提到:「症狀的定義是指深層變化的表象。這是不證自明的。然而現代(即生物性)精神病學一直在做一種極大的以及不被認可的努力,要把症狀與心理疾病畫上等號。」他說他會是一個「很差的精神科醫師」,若是他所有的治療工具只是一疊處方藥箋,而這些藥物只能「減緩症狀」卻「無法治療精神疾病本身」。他說他也許就離開了,「留著還在受苦而想談談自己痛苦的病人坐在對面」。10

    卡辛(Herb Kutchins)教授與科克(Stuart A. Kirk)教授,在他們1997年所著的《Making Us Crazy (使我們瘋狂)》書中提到,精神病學診斷手冊的轉型,是「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企圖在醫學界取得尊重的一場奮戰故事,並且在眾多心理健康專家中維持主導權。」

    朱利安 惠塔克 醫師是受敬重的《Health and Healing (健康與治療)》通訊的作者,她說:「當精神科醫師給一個小孩(或大人)貼上標籤,他們是因為徵狀才貼人標籤。他們沒有任何病理診斷;他們沒有任何實驗室的診斷;他們無法呈現出任何差異,以支持這些精神『疾病』的診斷。然而,假如你有心臟病發作,你可以找到病灶;假如你有糖尿病,你的血糖會很高;若你有關節炎,它將會出現在X光片上。在精神科裡,它只是看水晶球、算命;它是完全不科學的。」

    精神病學完全只是依賴DSM(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獨斷搞出的診斷系統,並且無可避免地給予影響精神的藥物做處方,這就是精神科必須提供的獨特「專業」。

    約瑟夫葛藍姆倫(Joseph Glenmullen)醫師觀察到:「當他們取得優勢,使得藥物的使用超越了精神病學的範圍,一般的醫師們也開這些藥物來處理日常疾病。」

    今日,精神科醫師聲稱一般家庭醫師就開了75SSRIs(專一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的處方箋。並不表示這沒被預期到。1989年,美國精神病協學會(APA)的一份「活動套組」告訴他們的成員,「在非精神科醫師間增強精神病學的形象只會有好的結果。並且因為那些人在醫療的第一線,你們所花在建立這個形象的努力,透過病患轉介的增加而有獲益的可能性。」11

    十年後,精神科醫師通力合作-主要是透過國際神經精神藥物聯盟(CINP)、國家精神衛生院(NIMH)和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PA)-以獲得醫學界的支持。12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出版了「心裡失調的基層醫療」套組,散發到全世界,使基層醫療的醫師們「更容易」診斷出心理「失調」及治療。

◆ 建立企業  1998年,精神病學隨著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心理健康基層照護指引」套組,穿透了醫師的領域,企圖使醫師容易並宣傳使用精神科的行為清單,來診斷心理失調。精神科缺乏科學價值的特性,乃藉由他們侵略性的「強迫推銷」策略來彌補。

◆ 預先包裝的清單,使得徵狀可藉此作為診斷,配合著預先決定的治療計劃並且把病患轉介給精神科醫師。

    根據DSM-IV(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ICD-10(國際疾病分類),這個套組主要是設計讓心理健康體系有更多的生意。精神病學在科學上的匱乏,正由市場行銷所彌補。

    這種市場行銷同時包含了與製藥業邪惡的掛勾。英國布萊弗大學的諮詢精神科醫師與資深研究員,派特布萊肯(Pat Bracken)和菲爾湯瑪斯(Phil Thomas)陳述:「精神病學是製藥業一塊主要的成長區域。藉由影響精神科醫師認定心理健康問題的模式,製藥業已經為他們的產品發展出嶄新(且利潤豐厚)的市場。」

傷害脆弱者

    儘管精神病學成功地透過DSM(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和影響精神的藥物,更深入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大部分的人仍然認為精神病學的主要功能,是治療有生命威脅的嚴重精神疾患。13

    而精神病學最早所處理的「疾病」,是在十九世紀末期克萊普林所稱的早發性癡呆症(dementia praecox);然後在1908年,由瑞士精神科醫師尤金布魯勒(Eugen Bleuler)把它叫做「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瘋狂美國》一書的作者,羅勃惠塔克(Robert Whitaker)報告指出,當時克萊普林診斷為早發性痴呆的病患,事實上遭受一種叫作嗜睡性腦炎[腦部發炎導至嗜睡]的疾病所侵襲。「這些病人步姿怪異,而且遭受面部抽搐、肌肉痙攣、以及突然發作嗜睡狀態的折磨。他們的瞳孔對光照反應遲緩。他們也出現流涎、吞嚥困難、慢性便秘、而且無法完成自發性的肢體動作。」

    精神科醫師從未覆審克萊普林的資料,來發現精神分裂症僅僅是一種未被診斷且未被處理的身體問題。「精神分裂症對這門專業號稱其具有醫學的合法性來說,是太重要了…。此病的生理上症狀被靜靜地棄置不用…剩下來最重要的,可資鑑別的特徵,只是精神上的症狀而已,包括:幻覺、妄想、以及怪異的想法」,惠塔克說。

    精神病學仍堅稱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儘管在經歷一世紀的研究,仍徹底缺乏客觀証據,無法証明精神分裂症乃是一種確切的疾病或是身體上的異常。

    雖然被精神病學所支持的歷史書忽略,很重要的是,要知道有許多慈悲且有效的醫療方式,可以不依賴強烈的藥物,來治療嚴重錯亂的人們。

    在電影 "美麗心境界(A Beautiful Mind)"中,描述諾貝爾獎得主約翰納許(John Nash)因服用精神病學最新發現的藥物,而使他從「精神分裂症」復原。這是好萊塢所編造的,然而納許抗議電影中描述他得到諾貝爾獎時正在服用「新的藥物」。他已經24年沒有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並且已經從他的困擾狀態中自然地復原了。

雖然諾貝爾獎得主納許(John Nash)在好萊塢影片《美麗心境界》中被刻畫出來,使用最新的精神科藥物克服了「精神分裂症」,但是納許駁斥這個謊言,他早就沒碰精神科藥物達24年了,並且從混亂的狀態自然恢復了。

    在一個超過八年的研究中,世界衛生組織(WHO)發現,在三個經濟落後的國家-印度、奈及利亞和哥倫比亞-的病人情況比美國和其他四個已開發國家的病人好太多了,因為它們的治療計劃並不嚴重地依賴藥物。事實上,經過五年之後,「64%在落後國家的病人是無症狀的並且情況很好。」相對之下,富裕國家只有18%的病人情況不錯。  下一個追蹤研究使用同樣的診斷標準,達到的結論還是一樣。14神經安定劑顯然和西方國家明顯較差的結果有關聯。

    已故的羅蘭莫雪(Loren Mosher)醫師是美國國家精神衛生院精神分裂症研究中心主任.他在1971年開了「梭提利亞之家(Soteria House)」,提供一個地方,讓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的年輕人」在那裡,過著不服用藥物的生活。莫雪醫師報告:「這項實驗比預期的更有成效。住院治療2年後,梭提利亞治療的對象者以明顯較好的職業水平在工作,有相當多的病患已經可以獨自生活,或是與同儕生活, 而且較少再住院率。」

    在義大利依莫拉城的歐色凡剎病院(Osservanza, 安東努奇醫師治療數十位「精神分裂」且有暴力傾向的女人。 安東努奇醫師放開那些被綁住的女人們,每天花上無數個小時去與她們說話。所有精神病學的「治療」都被棄置。病人們變穩定而出院,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在被教育如何讀和寫,以及要如何去工作和照顧好他們自己以後-第一次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安東努奇 醫師卓越的成效,收費也是低得多。這樣的計畫,給有嚴重麻煩、困擾的人們真正解答、希望存在的證明。

「診斷某人是精神分裂症,在表面上可能像是科學的,特別是當生物精神病學持續地斷言它是一種有關遺傳的腦部疾病時。但是當你往後退一步,從遠處觀察這些研究員真正在做的,你對他們辯解他們的工作會感到驚訝。這不是科學。這純綷是以數學操作毫無意義的資料。」─  Ty C. 寇伯 博士,著有《怪罪我們的基因》,2001

第三章  要往什麼方向走?

    醫師被訓練來使人恢復健康。他們真的想要幫助。」臨床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副教授的大衛史坦博士(David B. Stein)說:「他們經常宣稱他們沒有選擇,唯一幫助這些過動與學習障礙孩童的方式是用藥物。除此之外, 家長和老師經常威脅醫師開立處方。他們要他們搗蛋的孩子立即在掌控之中。有些醫師不喜歡做這樣的事; 許多醫師希望有替代方案。」15

    由於精神病學診斷和治療透過基層醫療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越來越多衝擊,替代的方案需要被突顯出來。加州心理衛生處醫療評估區域工作手冊裡提到:「在心理健康體系中從事心理健康專業工作的人員,必須有專業的以及法律上的義務,來辯認其病人是否有生理疾病的存在…其可能導致病人心理失調的發生,或者惡化心理失調…。」

    在1998年,瑞典社會協會對精神科醫師做出數項懲處,其中一個案例是一位病人抱怨頭痛、暈眩和走路不穩,這位病人在醫療檢查顯示他有一個腦瘤之前,已經向精神科醫療人員抱怨這些症狀五年了。

    湯瑪士 多曼(Thomas Dorman)醫師說:「….臨床醫師們首先應該要牢記的是,情緒壓力和慢性病有關,或者一個很疼痛的病症會改變病人的性情。自我執業以來,我已經遇到無數有慢性背痛的人被冠上精神官能症(neurotic)。這些可憐病患典型的說法是『我想我真的快瘋了』。」16

    荷蘭米豆堡的過動症與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研究中心的漂爾瑟(L.M.J. Pelsser)醫師發現,62%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小孩,在改變飲食習慣三星期之後都有很顯著的行為改變。

    對於精神科藥物,有太多可行的替代方案,沒辦法盡數列在這裡。但相反地,精神病學卻寧願說沒有替代方案。這讓一個醫療從業人員在事實和謊言間、在治療和強迫之間、以及在醫術和操弄間做一個選擇。

    我們對所有以病人需要為優先考量的誠實和道德的真正醫療,給予最高的敬意。但是我們對那些企圖扭曲敗壞醫學的道德、價值與榮譽、而且毀滅數百萬求助病患的人生的醫療騙子,要提出最大的抗議。

◆ 湯瑪士 多曼(Thomas Dorman)醫師說:「臨床醫師們應該要牢記的是,情緒壓力和慢性病有關,或者一個很疼痛的病症會改變病人的性情。」

建議事項

1  在精神科設施裡設置完善的診斷設備,來找出隱藏且未被診斷出的身體狀況。確保僱用非精神科醫師來執行這項作業。

2  直到被科學證實之前,否則DSM(精神失調診斷法及統計手冊)/ICD(國際疾病分類)裡所列載的所有374種心理失調不應該有資格獲得保險給付。

3  調查精神科詐騙案以及不當醫療行為訴訟案件對一般醫療領域及非精神科醫療保險金的影響。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本出版品是由國際山達基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ologists)的資助而得以印製。

1  David Samuels, “Saying Yes to Drugs,”The New Yorker, 23 Mar. 1998.

2  Lan N. Nguyen, “The ADHD Debate – Parents, doctors and educators struggle to define – and treat – ADHD,”Daily News ( New York ), 9 Apr. 2001.

3  Gina Shaw, “The Ritalin Controversy Experts Debate Use of Drug to Curb Hyperactivity in Children,”The Washington Diplomat, Mar. 2002.

4  Elliot S. Valenstein, Ph.D., Blaming the Brain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998), p. 4.

5 Joseph Glenmullen, M.D., Prozac Backlash ( Simon & Schuster , New York , 2000), p. 196.

6  Lisa M. Krieger, “Some question value of brain scan….,”The Mercury News, 4 May 2004.

7 Ibid.

8  Ty C. Colbert, Ph.D., Rape of the Soul: How the Chemical Imbalance Model of Modern Psychiatry Has Failed Its Patients ( Kevco Publishing , California , 2001), p. 74.

9  Dr. David Stein, Ph.D., Unraveling the ADD/ADHD Fiasco (Andrews Publishing, Kansas City , 2001), p. 22.

10  David Kaiser, M.D., “Against Biological Psychiatry,” Dec. 1996, website.

11  APA Campaign Kit 1989: “Opening letter by Harvey Ruben, M.D.,” “About this year’s campaign,” “About legislators,” “About the public.”

12  A WHO Educational Package – Mental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 1998, p. 3.

13 Ty C. Colbert, Ph.D., Blaming the Genes ( Kevco Publishing , California , 2001), p. 73.

14  L. Jeff, “The International Pilot Study of Schizophrenia: Five-Year Follow-Up Findings,”Psychological Medicine, Vol. 22, 1992, pp. 131–145; Assen Jablensky, “Schizophrenia: Manifestations, Incidence and Course in Different Cultures, a WHO Ten-Country Study,”Psychological Medicine, Supplement, 1992, pp. 1–95.

15  David B, Stein, Ph.D., Ritalin is Not the Answer: A Drug-Free, Practical Program for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DD or ADHD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1999), p. 16.

16  Thomas Dorman M.D., “Toxic Psychiatry,” website, 29 Jan. 2002.

感謝以下提供照片者及頁數:10: Najlah Feanny/Corbis; 13: Jose Luis Pelaez, Inc./Corbis.

    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山達基教會(Church of Scientology)1969年創立,以調查和揭露精神科違反人權的情況,並且掃蕩心理治療的領域。其共同創立者為精神病學名譽教授及國際著名作家湯瑪士 薩茲博士。今天,它已經在31個國家有130以上的分會。它的顧問也稱為委員(Commissioners),其中 包括 醫師、律師、教育家、藝術家、企業專才、以及公民和人權代表們。

    藉著在立法機關的聽證會和自己舉行的公眾聽證會當中,證實精神科的虐待,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已激起並促成了數百件的改革工作,而且也和媒體、執法單位和各地的官員共同合作。

欲獲得更多訊息,請聯絡 CCHR International ( www.cchr.org ) 6616 Sunset Blvd. Los Angeles, CA, USA 90028

電話:(323) 467-4242 (800) 869-2247    傳真:(323) 467-3720    e-mail: humanrights@cchr.org

欲取得更多訊息,請聯絡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台灣各地分會:

台北分部    地址: 台北郵局117-752號信箱      電話/傳真: 0991116083      E-mail: cchrtaiwan@yahoo.com.tw

台中分部    地址: 台中郵政36-127號信箱      電話: 04-22511929      E-mail: tao51anna@yahoo.com.tw

高雄分部    地址: 高雄郵政60-25號信箱      電話0991102537      E-mail: cchr_ed@yahoo.com.tw

所有的詢問和溝通都受高度保密。

留言 (0) | 引用 (0) | 人氣 ( 94) | 轉寄
相關閱讀
引用 (你可以針對此文寫一篇屬於自己的blog/想法,並給作者一個通告)
引用 址複製到系統剪貼簿,您可以使用(Ctrl+V或滑鼠右鍵)貼上功能,通過其他軟體記錄或發送給您的朋友。');" type=button value=複製引用 name=Submit2>
留言 (0筆)
發表你的留言 (字數限制 最多 2000 個中文字)
私密留言: 是 否
Name:

Email Address:

URL:

記住我的個人資料 是 否
內容:

請輸入下圖所顯示的數字:

個人檔案
個人圖檔
ID:wonderfuls
暱稱:CCHR委員
  • 好友 |
  • 人氣 |
  • 簡介 

  • 內容搜尋
    聯絡CCHR
    《 台北分部 》

    電話: 0991116083
    cchrtaiwan@yahoo.com.tw
    台北郵局117-752號信箱


    《 台中分部 》

    電話: 04-22511929
    tao51anna@yahoo.com.tw
    台中郵政36-127號信箱


    《 高雄分部 》

    電話: 0991102537
    cchr_ed@yahoo.com.tw
    高雄郵政60-25號信箱


    所有詢問和溝通都受高度保密
    最新引用
    this is very good
     (2007-09-09 10:09:36)
    this is very good
     (2007-09-09 10:09:16)
    Trumanistra 71 post
     (2007-07-13 00:14:38)
    人氣指數
    當日人次: 5
    累積人次: 2316
    CCHR資訊
    * 將每一種生活中的問題重新 認定為精神疾病
    * 你可以如何保護以及維持你的心理健康
    * 真正危機-今日心理健康
    * 大規模的詐欺-精神病學的腐敗產業
    * 精神病學的詐騙-顛覆醫學
    * 偽科學-精神病學的不實診斷
    * 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學用來獲取利益的「疾病」
    * 殘忍的真相-傷害性的精神病學「治療」
    * 精神病學的強暴-對婦女與兒童的侵害
    * 致命的強制約束-精神病學「治療性的」攻擊
    * 精神病學-讓你的世界脫離不了藥物
    * 戒毒重建的騙局-精神病學的藥物詐欺
    * 藥害孩童-精神病學摧毀生命
    * 傷害青少年-精神病學破壞年輕人的心靈
    * 造成社區毀滅-精神病學的強迫「照護」
    * 傷害藝術家-精神病學破壞創造力
    * 邪惡的襲擊-精神病學對抗宗教
    * 規避司法-精神病學敗壞法律
    * 虐待老年人-殘忍的心理健康計畫案
    * 混亂和恐懼-精神病學的產品
    * 製造種族主義-精神病學的背叛
    * 公民人權委員會-國際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RSS 訂閱
    RSS2
    ATOM
    贊助商
    yam tv
    CC授權
    著作權說明文字
    其它資訊
    本部落所刊登之內容,皆由作者個人所提供,不代表 yam 天空 本身立場。
    POWERED BY
    POWERED BY 天空部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 j 的頭像
      c j

      c j的部落格

      c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